一線故事丨這個老班長不簡單
- 2021-08-26
- 黨群工作部編輯 原創
- 529
“老唐,下班了啊?!?/p>
“你先回吧,我再看看?!?/p>
在車間里,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圍著模塊走走停停,不時停下摸一摸,在本上記上幾筆。這個人就是唐繼春,中核二三國和一號示范項目鉚工班班長。此時,他正在對車間進行例行檢查,等所有項目都檢查完,車間里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。每天他都會這樣檢查一遍,日復一日從青春年少到鬢染白發,這位老班長扎根一線一干就是三十余年。
2014年,唐繼春來到國和一號示范項目,憑借豐富的工程經驗,在他的帶領下,班組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,班組人員無法按時返崗,人手不足成了壓在唐繼春心里的大石頭。而鉚工作為“鐵裁縫”,是最前端的工序,也是基礎,活兒一慢,勢必會影響其他工作的進度,壓力讓這個平常笑呵呵的班長眉頭緊鎖。
不等不靠一向是唐繼春的風格,于是在項目復工第一時間唐繼春就回到了崗位。從下料、排板到劃線、組對,每一項都親力親為,他帶領班組詳細分析工作量,做好工作安排。白天他在現場抓工作,晚上下班就和隊員們研究如何提高工效。就這樣,他們抗住了壓力,不但沒有耽誤進度,還比原定計劃提前了數天。“零缺陷、零返工、零安全事故”,是他的光榮戰績,也是唐繼春帶領鉚工班交出的完美答卷。
幾十年如一日,唐繼春始終以滿腔熱情投入工作,在他的推動下,工序創新和實體創造收獲頗豐:板材進場時會出現變形嚴重的問題,他發明了防變形支撐工裝,解決了拼裝的第一步難題;為了提高焊接效率,他設計了圓鋼焊接支架,既節省了工作時間又提高了焊接質量;他制作的劃線工具使得劃線速度提高,畫出來的線精度高,同時減小了下料的誤差……這些工裝改革和發明創造,不僅提高了工效,更確保了質量,而這也是每次唐繼春鉚工班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關鍵。
“安全第一、質量第一”對于唐繼春來說從來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。每天早上,他總是第一個來到車間場地,下料區、焊接區、車間通通轉一圈,對工作進度、當天的任務都做到心里有數了,他才回到班組,準備班前會內容。為了把控產品質量,他在下料、卷制、組對等關鍵環節總要一遍遍反復檢查。來得最早,走得最晚,以身作則,默默發揮著榜樣力量,這位老班長可真不簡單。
工作之余,唐繼春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,作為最早到達項目部的一批技能骨干人員,他摸索出一套因材施教師帶徒的方式,讓新入廠員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成長起來,也避免了人員出現斷層。唐繼春總說,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帶的徒弟可以獨當一面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,細算起來,現場好多班長、組長都是唐班長的“徒弟”。
正是有這樣優秀品格的班組管理者,才凝聚起一線工人的力量,組成攻堅克難的“鐵軍”,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的工匠精神,在建設國和一號示范工程的道路上展現著核電人的風采。